|
IC厭氧反應器的10大運行控制要點!IC厭氧反應器的運行控制要點: 1、污泥菌種 厭氧污泥中具有處理污染物能力的就是細菌等有機物質,菌群的組成及菌種的成分決定了其顆粒強度、產甲烷活性及對污水的適應能力。一般來說,厭氧顆粒污泥中有機物成分占70%左右,污泥外部菌種主要為絲菌,污泥內部主要為桿菌、球菌等。 2、pH值 反應器進水PH值一般應控制在6.5~7.5之間,過高或過低的PH值都會對工藝造成影響,主要體現在對厭氧菌(主要是產甲烷菌)活性的影響,包括: a、影響菌體及酶系統的生理功能和活性。 b、影響環境的氧化還原電位。 c、影響基質的活性,產甲烷菌的這些性質功能遭到破壞后,處理COD的活性就會大大降低。 3、溫度 反應器進水溫度要求控制在35~38之間。因為產甲烷菌大多數都屬于中溫菌,在這個范圍內,其處理效率是很高的。當溫度高于40℃時,處理效率會急劇下降。 4、容積負荷 厭氧反應器具有很高的容積負荷,一般情況下為10~18kgCOD/m3/d(不同廠家的IC容積負荷會有差異,某些品牌的IC容積負荷可能更高)。短期內進水負荷的變化幅度最好不要過大,要讓厭氧菌有一定的適應時間,應逐步增加或降低負荷。如果條件可以,盡量使其負荷在一個范圍之間趨于穩定的狀態。負荷過低或過高,都會對IC的正常厭氧處理產生巨大影響。 5、上升流速 IC反應器的上升流速一般在4~8m/h,當污水的進水COD值濃度較低時,需要提高流量來增加COD的負荷率。較高的上升流速會有助于顆粒污泥與有機物之間的傳質過程,避免混合不均勻對設備的影響。 6、預酸化度 廢水進入厭氧反應器之前要保持足夠的預酸化度,一般在30%~50%之間,最好是在40%左右。預酸化度高的情況下,VFA高,進水PH值會降低,為調解PH值,會增高污水處理的運行費用,同時還會影響污泥的顆;。 7、有毒物質 對厭氧顆粒污泥有抑制性作用的毒性物質,主要是H2S和亞硫酸鹽。H2S的允許濃度為小于250mg/l,否則可能會使大部分產甲烷菌降低50%的活性。亞硫酸鹽的毒性比H2S更高,建議將亞硫酸鹽的濃度控制在150ppm以下,所以,一定要嚴格控制這兩種有毒物質的含量,對其進行定期檢測。 8、日常巡視 9、沼氣處理 做好沼氣排放應急措施,當沼氣穩壓柜或壓力表壓力快速升降時,一定要引起重視。這種情況下,一般會出現沼氣泄漏或沼氣輸送不暢,要迅速查明原因,無論采用放空還是其它手段,務必確保厭氧反應器內的沼氣能夠正常排出。 10,、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 |